長治市體育運動學校運動訓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長治市體育運動學校運動訓練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運動訓練
專業代碼:150100 教學類型及學歷層次:全日制中專
二、入學要求:
本專業招收熱愛體育事業,具有競技運動能力或發展潛力的初中畢業生或青少年學生,年齡一般為14—16歲.
三、修業年限:
學制三年。
四、職業面向與就業范圍及崗位
本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進入、省級高水平運動隊; 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對口單招)和需要高水平運動員的工、礦、企事業單位。體育學校、中小學體育教師或體育技能培訓中心專業人員; 健身俱樂部或社區體育指導員。具有運動員等級證書、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證書、體育裁判員等級證書、健康管理師等證書。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培養二十一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適應體育事業發展需要,掌握現代科學訓練的基本理論、技能與方法的運動員、教練員及其他基本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體育專門人才。
1、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遵紀守法;有吃苦耐勞、團結協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2、具有的文化素質和修養,基本掌握中等學校學生應具備的文化、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3、具有較高水平的專項運動技能和從事競技體育運動的能力。
4、具有的組織體育活動和指導專項運動技術訓練的能力。
5、掌握主修項目的基礎理論和訓練方法以及其他運動項目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6、掌握主修項目的裁判知識,具有從事專項運動訓練與教學、競賽組織與裁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專業素質要求:
1、掌握運動訓練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及有關的教育訓練科學,人體科學等基礎理論知識。熟練地掌握多種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和技能,專項裁判能力達到2、3級的水平,并獲得運動員等級證、社會體育指導員證、專項裁判員證、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級證、普通話合格證等其中1-2項。了解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本學科的新發展信息。
2、具有進行運動訓練、群眾體育、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能力;具備專項運動教學、訓練、組織競賽和裁判工作能力。
3、較熟練地掌握多項運動技能,有健壯的體魄、良好的體能以及良好的專項身體素質和健康心理。
4、加強素質教育,突出技能培養,在完成學習課程內容前提下,通過不同形式的培訓取得運動員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裁判員、普通話、計算機應用能力等證書,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具有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升學有希望,繼續教育有基礎的復合型體育專門人才。
(三)、培養規格要求:
1、職業能力分析
(1)熱愛祖國、熱愛體育事業,培養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
(2)按各項目教學訓練大綱要求系統完成各階段訓練目標。
(3)具有較高的競技能力和比賽能力,爭取在各類比賽特別是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4)掌握從事體育教育、健身指導等專業素養
2、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分析
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分析表
平臺 名稱 | 模塊名稱 | 知識、素質、能力要求 | 主要課程 | 技能證 | 備注 | |
公共基礎 平臺 | 文化基礎 課程模塊 | 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使學生形成扎實的文化基礎,要求學生更深一步地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 | 思政、語文、數學、英語、歷史等 | 普通話合格證 | ||
素質教育 課程模塊 | 使每個學生在本身原有素質基礎上,獲得和諧和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其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使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自我教育,具備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 | 計算機應用、禮儀修養等 | 計算機應用能力(一級)證書 | |||
專業課程平臺 | 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模塊 | 掌握和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使理論知識的學習領悟、靈活運用以及創造性的繼承與發展,以提高各項運動能力,創造運動成績。 | 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運動訓練學、心理學等 | |||
專業技術 課程 | 培養學生熱愛體育和為體育事業奉獻、拼搏的精神;提高學生專項技術、戰術、身體 素質和心理素質水平,掌握專項訓練理論知識和訓練方法,使學生具備輔導專項運動訓練的技能。掌握專項競賽組織和裁判方法,及競賽場地、器材和設備的有關知識 | 田徑、球類運動、健身操等 | ||||
專業實踐課程模塊群 | 方向一 | 全面提高學生各專項運動水平,熟練掌握各專項基本動作技能及各種高難度技術,不斷提高運動成績。 | 武術、田徑、乒乓球、籃球、摔跤、柔道、散打等 | 運動員等級證書 | ||
職業課程平臺 | 職業崗位 (資格)課 程模塊群 | 崗位一 | 深入了解各專項運動的競賽組織、場地設施與裁判方法 | 各專項運動的場地、競賽、裁判 | 裁判員證書 | |
崗位二 | 掌握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專項訓練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極強的適應能力良好的執教理念。 | 各專項教練員崗位培訓課程 | 教練員崗位培訓證書 | |||
職業拓展課程模塊 | 掌握社會體育指導的理論與方法,形成實際操作能力,能夠實際承擔的指導工作。 | 社會體育指導員教程 | 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 |
六、課程設置與教學要求
本專業的課程可分為文化基礎課程和主干專業課程兩大類。
(一)、公共基礎課
1.德育:
德育:在初中教學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一步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心理健康等有關知識。通過學習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的公民,進而成為報效祖國、積極進取、誠實守信、敬業樂群,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使學生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和黨的基本路線,確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具有為人民服務、奉獻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科學的思想方法;自覺地遵紀守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熱愛專業,勤奮學習,勇于創造,大膽實踐,具有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
(1)職業生涯規劃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生活經濟和就業創業教育。其任務是引導學生樹立現代社會的生活與消費、收入與支出、生產與營銷、投資保險的生活觀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認識生活中的經濟現象,把握生活中的經濟規律,正確選擇生活中的經濟行為,提高生存能力和創富能力;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和職業理想教育,懂得誠信、合作和維權,學會理財,學會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以此規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形成依法就業、競爭上崗等符合時代要求的觀念;增強提高自身全面素質、自主擇業、立業、創業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追求正確的生活世界、勞動世界的共同價值,引導學生創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職業道德與法律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治意識,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指導學生掌握與日常生活和職業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經濟與社會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旨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相關基本觀點教育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文化與社會建設常識教育。其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基本觀點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有關知識;提高思想素質,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會現象、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使學生認同我國的經濟、制度,了解所處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積極投身我國經濟、、文化、社會建設。
(4)哲學與人生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與人生發展關系密切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人生發展重要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為人生的健康發展奠定思想基礎,幫助學生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正確看待自然、社會的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發展中的基本問題,樹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語文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進一步提高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學文化素養,以適應就業和創業的需要。指導學生學習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和淺易文言文閱讀能力。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
3.數學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并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
4.英語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其任務是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了解、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5.計算機應用基礎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學生初步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具有應用計算機學習的能力,為其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使學生了解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準則,培養學生成為信息社會的合格公民。
(二)專業必修課:
1、專業基礎理論課:
(1)人體解剖學
使學生掌握人體主要器官和系統的位置、形態,結構及功能。了解體育運動對人體各器官、系統在形態和結構方面的影響及功能的提高。初步學會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以應用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全民健身活動的實踐。為學習生理學、心理學、保健學等課程奠定基礎,并為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全民健身活動提供解剖學理論依據。
(2)運動心理學
掌握的理論知識,了解認識兒童心理發展規律,能夠針對兒童發展的心理特征,用正確的教育方法進行教育。同時學習和了解心理衛生知識和社會心理學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學生適應社會能力。
(3)人體生理學
人體生理學是研究人體機能活動規律的科學。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體機能活動的基本規律,使學生掌握各種體育活動和運動訓練對人體機能的影響;運動和訓練過程的生理學原理;不同年齡、性別,不同運動項目和不同訓練水平的運動員的生理特點,為以后的運動訓練和體育教學打下理論基礎。
(4)體育保健學
是醫學與體育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應用科學,是研究與體育相關的醫學保健問題的基礎學科。通過講授體育鍛煉的醫務監督、體格檢查、人體測量、技能評定、保健按摩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初步掌握常見運動損傷、運動性疾病的預防和一般急救處理的基本知識及技能;初步掌握一般的衛生知識和營養知識;了解和掌握有關興奮劑的常識,教育學生自覺抵制使用興奮劑。
(5)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知識
開設本門課程旨在從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體育人才市場的現實需要出發,通過對體育產業現狀的分析和對其發展趨勢的預測,使學生了解體育產業的產生、發展、歷史、現狀及各層管理者、經營者實際處理經營管理問題的理論依據和行為范例。理解體育產業相關的基本概念、了解體育產業的基本狀況及其發展規律,掌握各類體育產業的經營與管理過程及特點,能熟練運用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理論等知識以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具備中、基層體育產業經營管理崗位人才所需的綜合經營管理能力和素質。
(6)運動競賽:
本課程立足于培養新世紀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專業人才的實際需要,注重體現運動競賽學科的新理論、新觀念和新方法,堅持自然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教育思想,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扎實地培養學生策劃、組織與實施運動競賽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使學生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和社會體育工作的實際需要。
2、專業技術課:
(1)田徑
是以走、跑、跳躍和投擲為訓練形式的運動,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田徑主要項目的技術,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懂得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具備從事田徑教學和訓練的能力。掌握田徑競賽的組織和裁判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從事社會體育工作的能力。
(2)健身操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健身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協調性、韻律感、節奏感及速度、力量、柔韌、耐力等身體素質,塑造健與美的體型,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培養學生帶操能力,為今后從事健身房工作、群眾體育工作打下基礎。
(3)球類運動
包括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等。通過教學使學生全面掌握所學項目的基本技能與知識,掌握球類運動的教學規律、方法與步驟,具備從事小學球類項目教學、訓練與組織競賽工作的能力。
(4)體能訓練: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等基本身體素質的常用方法、手段以及評價方法;在了解專項體能訓練需求的基礎上,基本掌握發展與提高專項體能的方法手段以及評價方法。具備基本的體能訓練教學和指導能力。
(5)體操: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較系統的掌握體操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使學生掌握器械基本動作技術和教學方法及基本練習方法。 使學生具備體育訓練中有關體操的各項基本內容的教學能力。以及利用體操器械、場地及動作技術進行身體素質練習方法。
3、專項訓練課
(1)教學、訓練要求:了解發展趨勢,掌握基本技術、技術理論、提高技能。掌握規則,熟悉裁判法并能實際操作。
(2)項目設置:
舉重 、柔道、跤、游泳 、田徑、 體操(含蹦床)、射擊、跆拳道、 武術(含散打)、 射箭 、 籃球 、自行車、 拳擊、 擊劍、網球、乒乓球、操、羽毛球、足球。
(三)選修課:
(1)社會體育指導員:
通過教學是學生了解社會體育的基本方針,掌握的體育理論知識和實踐工作能力,以便能夠在法律的保護下,依法獨立承擔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體育技術服務。
(2)羽毛球:
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以人為本、健康”的指導思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練習的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初步掌握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技能和相關理論,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形成個人體育專長;培養學生自信、勇敢、頑強、沉著、果斷等優良品質及在健康快樂的鍛煉中,學會以球會友、融洽人際關系,增強交際能力;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思想;具備組織和參與羽毛球比賽的能力,掌握羽毛球競賽的欣賞方法,能夠欣賞和評論羽毛球比賽。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長治市體育運動學校課程設置與學時分配表
課程類型 |
課程類別 |
編
號 | 一 | 二 | 三 | 總 計 | 備 注
| ||||
1 | 2 | 1 | 2 | 1 | 2 | ||||||
公共必修課 |
文化課 | 1 | 德育 | 2 | 2 | 2 | 2 | 2 | 實習實訓 | 156 | |
2 | 語文 | 6 | 6 | 4 | 4 | 4 | 372 | ||||
3 | 數學 | 4 | 4 | 2 | 2 | 184 | |||||
4 | 英語 | 2 | 2 | 2 | 2 | 124 | |||||
5 | 計算機基礎 | 2 | 2 | 4 | 4 | 6 | 284 | ||||
6 | 禮儀 | 2 | 2 | 60 | |||||||
小計 | 252 | 288 | 224 | 224 | 192 | 1180 | |||||
專
業
必
修
課 | 專業基礎理論課 | 1 | 人體解剖 | 2 | 2 | 60 | |||||
2 | 心理學 | 2 | 2 | 60 | |||||||
3 | 人體生理 | 2 | 2 | 64 | |||||||
4 | 體育保健 | 2 | 2 | 64 | |||||||
5 | 體育競賽學 | 2 | 32 | ||||||||
6 | 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 | 2 | 32 | ||||||||
7 | |||||||||||
小計 | 56 | 64 | 64 | 64 | 64 | 312 | |||||
專業技術課 | 1 | 田徑 | 2 | 2 | 64 | ||||||
2 | 球類 | 2 | 2 | 2 | 96 | ||||||
3 | 健身操 | 2 | 32 | ||||||||
4 | 體能訓練 | 2 | 2 | 64 | |||||||
5 | 體操 | 2 | 32 | ||||||||
小計 | 28 | 32 | 96 | 64 | 64 | 288 | |||||
選修課 | 必選課 | 社會體育指導員 | 2 | 2 | 4 | 4 | 192 | ||||
羽毛球 | 2 | 32 | |||||||||
小計 | 32 | 32 | 64 | 96 | 224 | ||||||
專項訓練 | 336 | 384 | 384 | 384 | 384 | 384 | 2256 | ||||
復習考試 | 二周 | 二周 | 二周 | 二周 | 二周 | 二周 | |||||
入學軍訓、畢業教育 | 二周 | 一周 | |||||||||
畢業實習 | 16周 | ||||||||||
說明 | 1、 我校專項訓練時間根據省比賽時間調整。 2、專業理論課程及專業技能課程根據學生情況在晚自習適當增加課程 |
學期周數分配表
學 年 | 學 期 | 周 數 分 配 | |||||||
入學 軍訓、畢業教育 | 授 課 | 課程 實踐 | 專項 實踐 | 畢業 論文 | 機動 | 期末 考試 | 假期 | ||
一 | 1 | 2 | 14 | 16 | 1 | 2 | 4 | ||
2 | 16 | 16 | 1 | 2 | 8 | ||||
二 | 3 | 16 | 16 | 1 | 2 | 4 | |||
4 | 16 | 16 | 1 | 2 | 8 | ||||
三 | 5 | 16 | 16 | 1 | 2 | 4 | |||
6 | 1 | 16 | 1 | 2 | |||||
合計 | 3 | 78 | 96 | 6 | 12 | 28 |
備注:我校專項訓練時間根據山西省體育局年度比賽情況每學期做適當調整。
課程結構與比例表
課 程 類 別 | 學時數 | 占教學活動 總學時比例 | 總學時數 | 合計 比例 | |
公共基礎平臺 | 文化基礎課程模塊 | 680 | 15.96% | 4260 | 100% |
素質教育課程模塊 | 500 | 11.74% | |||
專業課程平臺 | 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模塊 | 312 | 7.32% | ||
專業技術課程模塊 | 288 | 6.76% | |||
專業實踐課程模塊群 | 2256 | 52.96% | |||
職業課程平臺 | 職業拓展課程模塊 | 224 | 5.26% |
八、人才培養方案說明
(一)教學任務:
運動訓練專業以運動訓練為主,因此,教學任務主要是完成公共課教學與專業基礎理論課的教學。
(二)運動訓練專業核心課程
主干學科:專業基礎理論
核心課程: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田徑、體操、球類運動
特色課程:社會體育指導員
(三)各課程所占比例: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競技運動基礎的高水平運動員后備人才和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健身俱樂部教練員、基層單位的體育骨干。因此,文化課、專業基礎理論課與專業訓練課分別占總課時的41..78%和52..96%,職業課程占5..26%。
(四)畢業條件及其必要的說明:
畢業學生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修完、通過培養方案規定的各門課程,成績合格,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行業職業資格證書。
(五)學生管理與專業訓練的說明:
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每天上午進行公共課與專業基礎理論課的授課,以班級為單位,由教務處和學生處負責,班主任具體管理。下午進行專業訓練,由訓練科研處負責,各專業教練具體管理并進行專業訓練。
長治市體育運動學校